水泵是輸送液體或使液體增壓的動力設備,包括:混流泵、軸流泵、離心泵、要想買到稱心如意的水泵,選型是很關鍵的一環。應根據逐時、逐日和逐季水量變化、水壓要求、水質情況、調節水池大小、機組的效率和功率因素等,綜合考慮確定。當供水量變化大且水泵臺數較少時,應考慮大小規格搭配,但型號不宜過多,電機的電壓宜一致。
同時還需要看該泵的流量、揚程、水介質及其溫度黏度等技術參數,如果高原地區有時候還得考慮海拔這個因素。
水泵選型時需要考慮的9個重要因素:
1、根據裝置的布置、地形條件、水位條件、運轉條件、經濟方案比較等多方面因素;
2、考慮選擇臥式、立式和其它型式(管道式、直角式、變角式、轉角式、平行式、垂直式、直立式、潛水式、便拆式、液下式、無堵塞式、自吸式、齒輪式、充油式、充水溫式)。
3、根據液體介質性質,確定清水泵,熱水泵還油泵、化工泵或耐腐蝕泵或雜質泵,或者采用不堵塞泵。
安裝在爆炸區域的泵,應根據爆炸區域等級,采用防爆電動機。
4、振動量分為:氣動、電動(電動分為220v電壓和380v電壓)。
5、根據流量大小,選單吸泵還是雙吸泵:根據揚程高低,選單吸泵還是多吸泵,高轉速泵還是低轉速泵(空調泵)、多級泵效率比單級泵低,當選單級泵和多級泵同樣都能用時,宜選用單級泵。
6、確定泵的具體型號,采用什么系列的泵選用后,就可按***大流量,放大5%——10%余量后的揚程這兩個性能主要參數,在型譜圖或系列特性曲線上確定具體型號。
利用泵特性曲線,在橫坐標上找到所需流量值,在縱坐標上找到所需揚程值,從兩值分別向上和向右引垂線或水平線,兩線交點正好落在特性曲線上,則該泵就是要選的泵,但是這種理想情況一般不會很少,通常會碰上下列幾種情況:
第一種:交點在特性曲線上方,這說明流量滿足要求,但揚程不夠,此時,若揚程相差不多,或相差5%左右,仍可選用,若揚程相差很多,則選揚程較大的泵。或設法減小管路阻力損失。
第二種:交點在特性曲線下方,在泵特性曲線扇狀梯形范圍內,就初步定下此型號,然后根據揚程相差多少,來決定是否切割葉輪直徑,若揚程相差很小,就不切割,若揚程相差很大,就按所需Q、H、,根據其ns和切割公式,切割葉輪直徑,若交點不落在扇狀梯形范圍內,應選揚程較小的泵。
選泵時,有時須考慮生產工藝要求,選用不同形狀Q-H特性曲線。
7、泵型號確定后,對水泵或輸送介質的物理化學介質近似水的泵,需再到有關產品目錄或樣本上,根據該型號性能表或性能曲線進行校改,看正常工作點是否落在該泵優先工作區?有效NPSH是否大于(NPSH)。也可反過來以NPSH校改幾何安裝高度?
8、對于輸送粘度大于20mm2/s的液體泵,一定要把以水實驗泵特性曲線換算成該粘度的性能曲線,特別要對吸如性能進行認真計算或較核。
9、確定泵的臺數和備用率:
對正常運轉的泵,一般只用一臺,因為一臺大泵與并聯工作的兩臺小泵相當,(指揚程、流量相同),大泵效率高于小泵,故從能源節約的角度講考慮的話,可選一臺大泵,而不用兩臺小泵,但遇流量很大,一臺泵達不到要求流量時,可考慮兩臺泵并聯合作:
對于需要有50%的備用率大型泵,可改兩臺較小的泵工作,兩臺備用(共三臺)
對某些大型泵站,可選用70%流量要求的泵并聯操作,不用備用泵,在一臺泵檢修時,另一抬泵仍然承擔生產上70%的輸送。對需24小時連續不停運轉的水泵,應備用三臺水泵,運轉,一臺備用,一臺維修。
![返回頂部](/template/dajiang/skin/images/gotop.gif)